红网时刻新闻8月1日讯(记者 胡芳 实习生 李娜 林珑)到爸爸妈妈工作的地方,看看他们在长沙过得怎么样;钻进比亚迪、可孚等企业的生产车间,在父母奋斗的地方,上了一堂堂鲜活的科技课……这个夏天,70名“小候鸟”在免费全托夏令营里,不仅触摸到父母为之奋斗的“长沙智造”,更在科技与文化的交响中,把“留守”的暑假变成了“流动”的成长课堂。
8月1日,“情暖园区 爱在雨花”长沙雨花经开区第三期产业工人子女暑期成长夏令营在同升湖学校圆满落幕。在结营仪式上,孩子们收到了背背佳、新书包和书籍,齐声唱响营歌《追光少年》,为这个暑假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情暖园区 爱在雨花”长沙雨花经开区第三期产业工人子女暑期成长夏令营在同升湖学校圆满落幕。
走进父母车间 探秘科技魅力
7天来,孩子们深入比亚迪、可孚等企业生产车间,实地感受科技发展脉搏;在湖南晓光工匠学院,大家戴上VR眼镜体验精密模具加工,在3D打印实验室动手制作航天模型。
在雨花区无人机测试基地,孩子们在此操控无人机群变换阵列。“这些无人机能给非洲的农场喷洒农药吗?”在中国(长沙)创新设计产业园,来自娄底的李雨桐问道。她的父亲参与研发的农业植保无人机,已在埃塞俄比亚完成万亩农田试飞。
夏令营还特别安排无人机编程体验课,让孩子们在编写中感受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的魅力。
结营仪式上,孩子们带来节目表演。
多元课程体验 乐享成长时光
在岳麓书院、爱晚亭、橘子洲,孩子们探索湖湘文脉;在袁隆平水稻博物馆,孩子们触摸沉甸甸的稻穗模型,直观感受“一粒米”的来之不易;在雨花健康馆内,互动式探索让孩子们惊叹——“原来肺像会呼吸的海绵。”此外,大家还深度参与了中非合作、健康中国、非遗保护等丰富活动。
“感谢园区让我们的孩子看到更大的世界!”“不花一分钱,孩子长见识,更能体会父母不易!”比亚迪职工李建国的感言,道出了辖区7万产业工人的心声。这正是雨花区“全程托管、全免费”这一硬核举措的生动体现——既让孩子安全充实,也让父母心无旁骛投入生产。
父母纷纷拍照留念。
政企校社联动 共筑无忧未来
这场持续168小时全托夏令营,其实始于一道民生难题的破解——假期孩子去哪儿?
雨花区总工会迅速行动,一场融合工业研学、科技探索、健康守护的公益夏令营方案迅速落地。方案不仅聚焦产业工人子女,更将网约车司机、快递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家庭的子女纳入进来。
活动内容不够丰富怎么办?雨花区关工委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精准对接区内优质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将丰富的资源禀赋转化为生动的教育实践。
在中非文化与经贸研学实践基地,孩子们跟着省劳模马石光沉浸式体验非洲文化的魅力;在雨花非遗馆,孩子们参与“非遗小传人挑战赛”,体验活字印刷、湘绣香囊、皮影戏、油纸伞等非遗项目;国防科大教授、市“五老”金牌讲师徐佐林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课。
雨花经开区和同升街道联动托举,全程负责组织协调、安全保障与后勤服务,通过前期招募、企业走访,将70名“小候鸟”及劳模工匠子女纳入夏令营,定制包含健康餐食、非遗明信片、父母家书的“成长礼包”。
雨花区以工会高位统筹,关工委精准搭桥,园区、属地街道护航落地,企业、学校多方支持的协作模式,将政策资源转化为工人家庭的获得感——这场夏令营没有宏大叙事,只有孩子们的笑脸、父母舒展的眉头,以及“带娃不难”的踏实承诺。
闪电配资,万通配资,配资公司哪家好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