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第二届职工职业健康技能竞赛日前在市卫生健康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顺利举办。来自全市10个区及市职防院的11支代表队、44名职业健康专业人员,通过理论笔试与技能实操两个环节的激烈比拼,最终决出个人及团体各类奖项。优秀选手将代表深圳市参加省级职工职业健康技能竞赛。
本次竞赛由市卫生健康委、市总工会联合主办,市职防院承办。竞赛以“以赛促学强根基,以赛促练砺精兵”为核心思路,旨在通过高水平竞技,切实激发全市职业健康工作者守护劳动者健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全面展现深圳职业健康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与精神风貌。
“理论+实操” 双轨竞技 聚焦职业健康四大核心领域
作为制造业大市与创新高地,深圳市从业人员逾千万,职业健康保障关乎劳动者切身利益与城市发展根基。据赛事组委会介绍,本届赛事在首届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赛制,分为区级选拔与市级竞赛两个阶段,共计11支队伍参加7月18日举行的市级竞赛,每队由领队及4名参赛选手组成。
为确保参赛队伍的专业性与代表性,竞赛针对参赛选手设立了明确的标准:须为“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中从事职业健康相关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并满足“5年以上从业经验”“在职在岗且执业满1年”等基本要求。赛事主办方组建了由行业专家、学者构成的命题及裁判工作组,对命题设计至评审打分的全过程实施监督,保障赛事的公平性、公正性与权威性。
竞赛采用“理论笔试+技能实操”双轨评价体系,其中理论成绩占比60%、实操成绩占比40%。试题内容紧密结合国家职业健康政策法规与前沿技术,分为“职业卫生监测评估”“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与治理”“放射卫生监测评估”“职业健康检查与职业病诊断”四大核心领域。每支队伍由4名选手组成,分别对应上述领域,旨在全面考察职业健康工作者的专业积淀与实战能力。
据悉,四大领域试题均严格依据《国家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及系列标准规范命题。“职业卫生监测评估”侧重现场采样规范与检测数据精准性;“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与治理”关注尘毒噪工程防护技术应用;“放射卫生监测评估”涵盖辐射检测仪器操作与放射诊疗设备质量控制;“职业健康检查与职业病诊断”涉及职业性尘肺病、职业性噪声聋等病例的健康检查与诊断。
笔试精测专业功底 实操对标真实场景
18日上午,在竞赛场地内,44名参赛选手需在90分钟内完成100道选择题,题型包括单选题与多选题。来自宝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专业技术负责人王丽华参加了“职业卫生监测评估”领域的竞赛,她在职业卫生领域已拥有13年工作经验,她表示:"本次比赛的100道理论题设计颇具水准,内容详实严谨,全面覆盖了职业卫生监测评估领域的诸如实验室检测规范、现场采样与测量的法律法规要求,以及职业卫生相关检测与评价规范等内容范围。"针对此次竞赛,她依据大纲系统备考一个多月,对新颁标准规范亦得以及时掌握。
下午分组进行的技能实操竞赛模拟真实工作场景设置,要求在规定时限内,参赛选手需先行口述操作注意事项与技术要领,随即操作各类专业设备进行模拟采集与精确测量。
市职防院职业危害评价所高级工程师邓敏参加的是“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与治理”领域的竞赛。比赛现场,她使用专业仪器检测排风罩罩口风速,细致调试设备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随后操作仪器对现场噪声源实施噪声检测,记录分析数据并判断是否超标。上述实操环节重点考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现场检测能力、卫生工程项目的现场检测水平及工程防护技术应用能力,均是其日常工作中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邓敏在该领域已工作十七年,她表示通过此次竞赛发现自身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技能实操环节中对测量细节的把控、理论考试中新兴防护技术的应用细节,均使我获益匪浅。”
优秀选手将代表深圳市参加省级竞赛
经过激烈角逐,本次竞赛最终产生个人一等奖4名、个人二等奖8名、个人三等奖12名、个人优秀奖20名,团体一等奖1名、团体二等奖2名、团体三等奖3名,优秀团队奖4名。其中优秀选手将代表深圳市参加省级职工职业健康技能竞赛。
作为全国首批健康城市建设试点,深圳始终将职业健康放在民生保障的重要位置。赛事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竞赛不仅是职业健康技能的高层次角逐,更是全市职业病防控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希望进一步提升全市职业健康工作者的理论水平与实践操作能力,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未来,深圳将持续深化职业健康领域技能人才培养,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守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
采写:南都记者 韩成良
闪电配资,万通配资,配资公司哪家好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