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结束了,6月也是成竹做香港保险的第二个月,效果直接爆了。
事后我们进行了复盘,最重要的原因大概有几点:
第一、因为利率下降,国内整体资产配置意识开始迅速觉醒。
0利率越来越近,开始倒逼着大家为手里的钱寻找去处。
从风险的角度讲,银行理财是风险资产,因为从2018年颁布资管新规,银行打破刚兑之后,理财就开始了自负盈亏。
但是利率急速下降后,大量的资金开始涌进理财,规模创下历史新高。
原因在于,在高风险高收益,和低风险低收益的储蓄之间,大家选择了风险+收益。
这是被逼的,如果稍微储蓄类的无风险收益能高点,就没有人会愿意承担本金折损赚这点收益。
第二,国内整体大盘子中,可选择的投资标的越来越少了。
在传统的资产中,房子已成过去式,黄金已成高波动资产,大A前景不明。
这导致国内进入到乱投时代。
90后、00后,扎堆买新三金。
年龄大点的人,在扎堆买理财。2018年,国内资管新规发布,理财开始打破刚兑。但是在储蓄利率快降到0的时候,理财规模反弹到了历史新高。
原因只有一个,高风险高收益,大家认命了。
认为除此之外,真的没得可选了,总不能还去买房子吧。
这背后的原因在于,国债收益率的下跌。
这是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走势图。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是什么?
是国内最核心的无风险收益。
也是国内所有金融资产的价格锚。
美国十年期国债,就是全球金融资产的价格锚。
因为无风险收益率过低,导致所有金融资产都被逼着调整收益率。
从银行储蓄,到保险收益,再到理财。
2025年4月25日,金融监管总局《关于加强万能型人身保险监管有关事宜的通知》,允许保险公司对万能险最低保证利率下调,以更好防控利差风险。
之前是,签订一个利率,终生保证收益。
现在是,保险收益率可以随着无风险利率下调。这个影响其实挺大的。
像上面这张截图里说的这样,我们遇到了很多。很同情客户,但是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我们不可能让客户退了国内的保单转去香港,这是瞎折腾,完全没必要。
第三点是,香港储蓄险和内地储蓄险的利差大,已经大到让人无法忽视了。
国内的储蓄险,市场利率在下半年会跌破2%。
而在香港,是政策强制将最高收益率压到了6.5%,之前最高是7.2%。
但是在2017年,国内储蓄险的实际结算利率还能到7%,在这个时候,香港储蓄险一点点优势都没有。
但是在2025年的时候,这个优势已经大到你无法忽视了。
大陆和香港收益率越来越大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保险公司用来投资,赚取收益的底层资产,差距正在越来越大。
如果有人非常深入的了解港险保单底层的投资品,会发现是涵盖了全球基本上你知道不知道的所有类型。
这样做的最大优势就是,规避单一市场风险。
绝对的分散,就是绝对的对冲,就是绝对的安全。
如果这样都不能确保赚到钱,那么,怎么保证你在单一中,无论投资股债商品之类的,就一定能赚钱?
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说,越是单一市场,赔率越大!
通过组合投资,增加赢面,巴菲特买的日本五大商社就是这个原理的坚定执行者!
唯一的问题只在于,如果是个人投资,则这一切都不太能行。
因为个人的资金体量太小,不太可能把100万资金分成10份,然后分散到10个领域。
第一,你没有这样的能力;第二,资金拆分很散,会让交易成本飙升,反而降低了收益!
但是,如果是大资金分散就不一样了,每一个香港保险,都管理着百亿千亿美金规模,会更容易做分散。
分散到不同领域投资后,也能更好地增加了赢面!
这就是香港某一家保司的资金配置分布图、你会发现只有专业的机构才能做到这样的配置。
但是这一切,国内的储蓄险是绝对做不到的。因为国内的资产荒,已经0利率趋势所带来的低收益。
如果你对香港储蓄险感兴趣,加下方二维码,会有详细的资料,多了解,给家庭资产配置多一种选择。
闪电配资,万通配资,配资公司哪家好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