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岳霞 实习生 周雯
刚刚在浙江诸暨落幕的第二十六届全国学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长沙21名学子勇夺最高荣誉“创新之星”,占全省获奖人数的63%以上,闪耀全场。优异成绩从何而来?记者深入获奖师生群体采访,答案逐渐清晰。
第二十六届全国学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由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以“实践、探索、创新”为主题,面向全国学生提供交流展示平台。经校、县(市、区)、市、省层层选拔,长沙市共派出50名学子组成代表队,与全国顶尖选手同台竞技,最终凭借扎实的数字素养和卓越的创新能力斩获佳绩。
师生同心 攻克难题的协作之旅
备赛过程中,师生们面临着诸多挑战。长郡梅溪湖中学初中组的两位初一学生要在一个学期内从零基础掌握复杂的3D建模和基本结构原理。长郡梅溪湖中学初中部陈毅教练坦言:“时间紧且学生文化学习压力大,困难不小。”好在学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每周三下午开设的校本课程及各类社团活动,为零基础的孩子提供了宝贵的成长空间。“他们既选了3D打印校本课程,又参加了3D打印社团,从而有较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训练和备赛。”
对于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法,陈毅教练通过设计趣味阶梯任务,将大目标拆解成小步骤,让他们在“玩”中快速入门,逐步建立信心,并引导他们反复进行“设计—模拟—测试—优化”迭代,在实践中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并改进,锻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创意落地为切实可行的作品。
高中组教练颜晓燕发现,备赛时创意落地与预期效果常有差异,学员易产生挫败感、心态急躁。“我们会组织学员复盘,分享各组问题,齐心协力解决问题,一个作品往往要迭代优化数十遍。”在组队合作时,教练们会根据学员特长互补组队,像程序设计突出的杨昊鑫与更擅长外观设计的苏耘汉组队,就是典型的扬长补短,让团队表现事半功倍。
学生们在挑战中不断成长。长郡梅溪湖中学的杨昊鑫在备赛时遇到创意落地和技术融合难题,USB摄像头识别精度不足且反应慢,团队一度卡壳,“我们选择直接对USB摄像头进行训练,将图片直接存到行空版的文件库中,增大训练样本,检测精度果然提升”,在挫折中实现创新。如今,他已从“遇到问题会慌”的菜鸟成长为能冷静拆解难题的“技术骨干”。他表示,这次比赛收获颇丰,不仅技能得到提升,能更熟练地运用各种模块,心态也变得更好,能沉着冷静面对技术难题,还和组员合作得更加默契。
兴趣引路 从热爱到卓越的蝶变
对许多长沙学子而言,参赛是一条从兴趣萌芽到技能淬炼的攀登之路。
长郡梅溪湖中学的李昱鸿在第40届长沙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接触3D打印后产生浓厚兴趣,小升初后接受培训,进入中学加入3D打印社团。他曾为给妈妈准备生日礼物,独立设计并打印了一个手机支架,“看到妈妈的笑容,我第一次体会到学习的意义”。备赛期间,他与队友反复打磨“汽车侧窗雨水清除装置”,从风扇叶片弧度到整体结构,迭代十余次,“陈毅教练连毫米级的误差都会指导我们修正”。他感慨:“父母、兴趣、良师是我成长道路上最大的动力。”
长塘里小学的周沁桐从二年级接触相关比赛,首次参赛就获得校特等奖,深受鼓舞,“原来视频是有温度的,我也可以利用科技做出有温度的作品”。于是她进一步了解视频后期制作方法,学习各种拍摄手法。此次比赛她创作的微视频作品《成长》,结合平时的生活与学习,制作了许多心灵与身体成长的片段,最特别的是运用AI后期制作实现“现在的自己”与“未来的自己”隔空对话,呈现成长的某种可能,这源于她对未来的憧憬,该作品摘得“和教育”专项奖。
她坦言现场抽签与杭州学生组队创作时,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在陌生环境中快速碰撞灵感”,由于无法预测比赛现场的拍摄环境和创作主题,她提前构思多种脚本,最终与组员完成了优秀作品。周沁桐深信:“用心感受真实生活,才能让科技创作真正拥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她特别感谢长塘里小学提供的人工智能设备及老师指导,学校还特地为他们准备了悟空机器人,他们拍摄了和它互动的片段,为作品增添了色彩,这些都为她的创意提供了坚实支撑。
体系护航 数字素质培育的坚实基石
长沙学子的优异表现,源于全市对数字素养培育的重视。作为全国首批“智慧教育示范区”,长沙出台了《长沙市智慧教育行动计划(2019—2022年)》《关于“十四五”期间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等多项纲领性文件,为103所未来学校创建校提供专项经费,推动人工智能、编程等课程进校园,打造智慧教室、创客空间等数字化教学场景。
作为教育部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长沙市智慧校园建设校与长沙市未来学校创建校,长郡梅溪湖中学科创中心主任龙小华介绍,学校秉持“创新引领、实践育人”理念,以“技术赋能思维,素养驱动未来”为目标,构建了“三位一体”培养体系,学校建设了36间AI教室,开设了21个平板教学班。未来将重点建设数智赋能的“三阶四维”科学课程体系,夯实数字素养评价体系。
长沙学子在全国数字素养赛场的亮眼表现,不仅是21颗“创新之星”个人努力的见证,更折射出一座城市对数字素养教育的深耕细作。近年来,长沙市将提升学生数字素养摆在突出位置,高质量落实国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积极推进人工智能、编程等前沿科技课程进校园、入课堂。以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为重要载体,长沙市着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增强中小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核心能力。此次全国大赛的优秀战绩,正是这一系列举措成效的有力证明。
闪电配资,万通配资,配资公司哪家好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